除国建集团投资主体的法人外,其他任何个人、机构均无权代表国建集团与项目方签署投资协议。国建集团在投资过程中不收取除投资回报及管理费以外的任何费用。
新闻中心

国建集团王韬宇出席上海论坛2025 共谋全球变革下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年4月25日至27日,由复旦大学和崔钟贤学术院主办的“上海论坛2025”迎来了其意义非凡的20周年庆典。作为国内高校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论坛之一,本届论坛以“创新的时代:科技、发展、治理”为主题,汇聚全球学界、政界、商界和思想界的精英人士,共同探讨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等关键议题。在这个聚焦亚洲与全球焦点话题的高端平台上,国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韬宇作为金融企业代表出席,并与参会嘉宾分享了在“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DRF)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中的深刻思考与创新实践。

  围绕论坛主题,王韬宇董事长指出,在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构建更具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让金融成为连接科技进步与社会公平的桥梁。他强调:“金融赋能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激活企业内生动力,实现从‘借新还旧’到‘造血再生’的转变。”国建集团开展的“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DRF)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创新实践。在“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DRF)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中,企业在获得全部DRF资金后,部分DRF资金可用于解决企业当下资金困难,另一部分DRF资金可以参与国建集团成立的产业股权基金,投资于全产业链优质的国企或民企。国建集团作为资金的引导者,根据整个产业发展状况、产业整体优势因素等评估得出不同级别的产业。依据产业级别不同,国建集团按照国企出资比例从 1:1 到 1:9 的比例进行配资,实行产业优势越强、配资比例越高的逻辑,从而扩大优势产业对相关行业的联动效应。通过优化国企债务结构、盘活存量资产、降低利息负担,不仅有效降低了国企负债率,更为重要的是构建了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体系,使金融资源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王韬宇董事长指出:“减债纾困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健康的财务结构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双重挑战,王韬宇董事长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正处在深度调整期,传统的金融体系已难以应对系统性风险,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更具协作性的解决方案。“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DRF)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一方面助力了国企的减债融资,另一方面,发挥了民企市场和机制的灵活性,帮助解决民企融资难问题,实现了国企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论坛与会专家对这一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其在平衡效率与公平、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尤其在全球不平等加剧、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面前,这种强调协同联动、竞合共生的长远发展思路显得尤为珍贵。国建集团的经验表明,国企改革与金融赋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而这一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

  正如论坛主题所强调的,全球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样巨大,这种“快”与“变”正在不断呼唤着定力、韧性与协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建集团将持续迭代优化“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DRF)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紧跟国家战略,推动资本流动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构建一个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金融体系,与全球伙伴一起,共同探索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地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2号(战略中心)
深圳福田区益田路5033号平安金融中心99层(行政中心)
上海浦东新区富城路99号(资管中心)
天津和平区大沽北路2号(运营中心)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2号(金融中心)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