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2025年,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进一步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尤其聚焦于化解国有企业债务风险、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等关键领域。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进入收官阶段,国家明确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通过金融创新助力国企优化债务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金融行业被赋予新的使命——通过产融结合破解国企融资难、融资贵等长期痛点,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可持续的资本动能。
在这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深刻变革中,国建集团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全面落地实践“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DRF)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在不增加负债率的前提下为国企提供低成本、长期限的资金支持,同时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国企突破债务桎梏、重塑发展动能。国建集团董事长王韬宇指出,金融与产业的深度协同不仅是化解国企债务风险的关键,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建集团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对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核心要求,从简单的资金供给者转变为产业生态的建构者,通过资本流动引导技术流、人才流、数据流等创新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实现金融赋能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
在“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DRF)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中,企业在获得全部DRF资金后,一部分DRF资金可用于解决企业当下资金困难,另一部分DRF资金可以参与国建集团成立的产业股权基金,投资于全产业链优质的国企或民企。国建集团作为资金的引导者,根据整个产业发展状况、产业整体优势因素等评估得出不同级别的产业。依据产业级别不同,国建集团按照国企出资比例从 1:1 到 1:9 的比例进行配资,实行产业优势越强、配资比例越高的逻辑,从而扩大优势产业对相关行业的联动效应。这种模式不仅帮助企业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更以产业投资为纽带,促进国企在重点领域集中资源,加速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
面对全球经济竞争与产业变革的双重挑战,“新时代国企减债融资(DRF)协同民企共同高质量发展课题”不仅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金融解决方案,更深化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关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正如王韬宇董事长所言:“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革命性重组,金融创新必须成为撬动这场重组的战略支点。”这种以资本为纽带、以创新为内核的发展模式,正在推动国企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引领。随着这一课题的持续迭代与优化,必将帮助更多国企在全球产业变革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乘风破浪、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