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国建集团投资主体的法人外,其他任何个人、机构均无权代表国建集团与项目方签署投资协议。国建集团在投资过程中不收取除投资回报及管理费以外的任何费用。
EN

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 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发布日期:2023-12-2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总结今年我国经济工作,深入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宏观政策、重点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揽全局、精辟深邃,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好会议明确的各项重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信心、开拓奋进,真抓实干、敢做善为,确保取得实效,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我们党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不断深化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明确提出“五个必须”,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破浪前行、行稳致远的卓越政治智慧和高超领导艺术,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抓好经济工作、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我们深刻领悟,当今时代的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和稳定器。过去十年,世界经济总量增长24.9万亿美元,其中我国贡献为9.4万亿美元,占比近38%,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从今年情况看,我国对世界经济实际增长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的最大引擎。同时,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9.1:45.4: 45.5调整为2022年的5.1:38.9:56.0;创新动能不断增强,成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最高的新兴经济体。新征程上,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经济向上生长、向好发展。

  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我们深刻领悟,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供需良性互动,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过去十年,居民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有力推动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形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3.8万亿元增长到44万亿元,年均增长6.3%;服务消费增长更快,公共服务不断加强,带动最终消费从27.5万亿元增长到64.2万亿元;有力助推了供给结构加快优化调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1.2%、8.8%,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和2.3个百分点。需求和供给双升级有力带动了投资增长,有效提升了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过去十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为7.8%,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90%,其中有3个年份超过100%;内需的循环畅通又带动了我国进出口、利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平稳增长。新征程上,要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的活力、动能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塑造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我们深刻领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展开、系统性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市场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改革取得新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成熟定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全球重要公共品,越来越多国家不断深化与中国经济合作、积极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今年全球贸易萎缩5%左右的大背景下,进出口总额同比基本持平,出口略有增长,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仍保持在14%以上,在世界经济循环中的位势得到巩固和提升。新征程上,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改革增动能,向开放要活力,不断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我们深刻领悟,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既要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物质技术基础、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又要通过高水平安全,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推进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加强。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达1.39万亿斤,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能源总量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坚实。当前全球大国博弈和发展竞争更趋激烈,必须通过保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而持续提升国家安全实力。新征程上,既要积极主动、开拓创新,用好发展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和手段,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守好安全底线,着力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深刻领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回首过去,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都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出来、干出来的;展望未来,推进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依旧要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起拼、一起干。新征程上,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世界经济仍面临高通胀、高债务、高利率、低增长的挑战,我国经济增速仍将明显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大政方针,围绕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切实履行政策和分析、规划和计划、投资和项目、改革和创新、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等5大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9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不断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规模超大且最有潜力内需市场的优势,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坚定不移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相关领域投资。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进一步改善消费设施,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项目建设。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加大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工作力度,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适时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健全社会信用基础制度。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通道,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巩固外贸基本盘,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来源,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能源资源、重要产业原材料等供应。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赋予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自主权。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统筹用好各类外债资金,持续提升境外投资质量和水平。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切实加强和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带动相关投资和消费。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债务结构,加强融资平台债务监测监管。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切实保障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供应,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支持提升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加快乡村产业提质升级,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持续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动中部地区省际合作走深走实。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强化美丽中国建设法治保障,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持续推进煤电机组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强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完善新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加快重点行业和重要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促进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相关措施。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实施好促进青年就业三年行动,为农民工等返乡创业提供平台支撑。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分类分步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大力发展产教融合,研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容、优化区域布局。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加强煤电油气运保障协调,切实做好重要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返回列表
关于国建
集团党建
集团业务
一带一路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