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除国建集团投资主体的法人外,其他任何个人、机构均无权代表国建集团与项目方签署投资协议。国建集团在投资过程中不收取除投资回报及管理费以外的任何费用。
浙江省台州市财政:打造融资担保服务“台州模式”

  作为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台州市在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为全国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台州模式”。

  一、深化“两平台一基金”,有效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

  台州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创新意识。紧紧围绕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着力破解难题,有效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

  (一)以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抓手,破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是建立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将市场监管、税务、法院、房管、国土等30个部门118大类,覆盖62万家市场主体的3.2亿条信用信息进行了整合汇集。该平台信息自动采集、实时更新,具备基础信息、综合信息、信用立方和正负面信息等四大类查询服务,并免费提供给银行使用。二是开发运行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自动预警功能,为银行贷款授信提供深度参考。已开设查询用户2480个,累计查询量已达898万次,最高月查询量超20万次,被银行列入贷前调查、贷中审批和贷后管理的必经环节。银企融资对接平台于2019年3月正式上线,共上传各类信贷产品211个,为729家小微企业成功对接807笔,实现30.4亿元融资需求。同时,该平台还成为银行筛选优质客户的重要来源,有效降低银行获客成本,让小微企业节约了融资成本、缩短了融资时间。

  (二)以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平台为抓手,破解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2015年,台州市成为全国首个商标质押贷款地方试点。2016年6月份,国家工商总局在台州召开注册商标质押融资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台州经验和做法。率先开通国家商标局与台州受理点的数据专线,理顺登记、评估等关键环节,创新推出申请材料网上初审服务,再到受理点正式递交材料,确保商标质权登记受理“最多跑一次”。累计办理质押登记1979件,质押金额达145.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31.91亿元。此外,台州市还积极深化开展应收账款、股权、排污权、专利权、海域使用权、承包土地经营权等各类权利质押融资。

  (三)以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为抓手,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台州市设立了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采取“政府出资为主、银行捐资为辅”的方式,作为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目前,台州信保基金已实现台州市域全覆盖。针对政府重点支持的行业与项目,不断创新推出“500精英企业”、“创业贷款”、“农户贷款”等专项担保产品。累计为19011家市场主体承保授信33245笔,累计担保授信金额332.95亿元,在保余额97.94亿元。基金担保费率控制在每年0.75%以内,且不附加收取额外费用或增加第三方担保,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担保累”、互保联保风险大等问题。台州宙义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较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泵业电机企业,符合台州市打造泵与电机千亿产业大政策发展要求。2016年11月,因企业扩大规模,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宙义机电首次通过银行向台州信保基金申请300万元贷款担保,台州信保基金予以承保。2019年12月,该企业第三次向银行申请信保业务,台州信保基金为企业续保80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企业纳税销售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底同比增长约7%。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台州信保基金积极助力防疫有关企业复工复产。台州环亚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珍珠棉等包装材料的企业。2020年3月20号,企业响应政府号召,投资2000万元建立了12条流水线,生产口罩核心原材料熔喷布、鼻梁条,现在公司每天能生产2.5—3吨的熔喷布,1.5吨鼻梁条,销售额达到50—60万元。而在复工初期,公司因为缺少抵押担保物,面临着信贷资金批复难的困境。得知企业需求后,台州信保基金及时为企业落实防疫保专项优惠政策,在原500万元的基础上,再为企业新增300万元贷款增信担保,并免收一年担保费。

  二、推进“两机制一机构”,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化水平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服务意识。紧紧围绕小微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快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初步建立与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小微企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聚焦“资金哪里来”,建立政策性转贷款合作机制。推动3家国家政策性银行与15家台州小法人银行建立政策性转贷款合作机制,编制3张分别针对制造业企业、科创型企业、外贸企业的“可监测、可评价”管理清单,实施高于普通贷款的风险隔离,打通政策性、开发性资金向民营和小微企业传导的渠道。累计发放转贷款238亿元,全部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高达99%。现阶段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积极争取进出口银行专项转贷款,支持600多家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二)聚焦“对象怎么找”,建立融资监测全覆盖机制。一是精准筛选需求对象。台州市把62万家企业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微园区型企业、供应链型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型小微企业、外贸型小微企业7类,分别提供融资监测和服务。二是精确提供对接服务。举办“百园万企”服务暨信贷增氧专项对接、科创板企业融资对接等6场次融资对接活动。在系列小微金改措施推动下,台州市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年新增小微企业32216家,引导和支持2483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台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16.77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0.99%,高于全国近20个百分点。

  (三)聚焦“服务如何优”,发展小微金融专营机构。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大力发展台州各类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和特色银行,提高小微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专业化水平。全市已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352家、社区支行102家,认定了8家电商特色银行、23家科技特色银行、9家旅游特色银行、9家人才服务型银行和1家文化产业特色银行。支持3家城商行“走出去”,已在全国近20个省市设有近500家分支机构、近200家村镇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

  三、加强“两互动一防控”,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

  坚持责任导向,强化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政府对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引导作用,强化“两链”风险全流程防控,深入推进小微金融服务改革创新。

  (一)政企互动,引导支持企业用好金融杠杆。一是政府产业基金撬动。积极健全逆周期调节的财税政策体系,以政府产业基金为抓手,带动股权投资吸引优质人才、项目和资本集聚,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助力实体经济行稳致远。目前,台州市政府产业基金已实现从1.0到2.0的转变,2支母基金下设18支产业子基金,产业基金投资109.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2150.7亿元,放大效应达20倍。二是鼓励引导企业利用金融平台。出台《关于扶持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指导和推动更多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场外市场等开展直接融资。全市共有上市公司55家,其中A股上市数居全国地级市第4,中小板上市数居全国地级市第3,形成了证券市场“台州板块”,试验区批设以来新增上市公司18家。积极与浙江股交中心合作,单独分层设立“台州小微板”,加强科创型成长型企业资源培育,新三板与浙江股交中心挂牌数分别达到50家和832家。鼓励引导企业利用各类债务工具,2019年,全市企业完成直接融资383.48亿元,其中股权融资32.89亿元,债券融资350.59亿元。

  (二)政学互动,充分发挥小微金融指数风向标作用。一是设立浙江(台州)小微金融研究院。由中国社科院和地方政府、地方院校三方共建,聘请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淡江大学等著名院校的10名专家学者为特约研究员,专门开展小微金融运行规律、发展趋势等方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二是编制了全国首个“小微金融指数(台州样本)”。以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的34万家市场主体为有效样本,编制了全国首个“小微金融指数(台州样本)”,并与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平台共同发布。该指数基于大数据理念,采用全样本数据分析,包括总指数和成长指数、服务指数、信用指数三个二级指数,按月采集、按季发布,为政府服务企业决策、金融机构精准服务小微企业、监测防范小微企业运行风险提供指导和参考。小微金融指数103.76,同比下降0.40%。在3个二级指数中,成长指数107.94,同比下降0.53%;服务指数94.70,同比下降2.24%;信用指数108.67,同比上升2.16%。

  (三)共生共赢,全流程防控“两链”风险。一是积极创建金融安全示范区。出台了《浙江省台州市金融安全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推改革促实体、强监管优环境、防风险严整治等三大专项行动。推进全国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创建,推进红黑名单建设,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形成了“信用好 易贷款 更重信用”的良性循环,台州综合信用指数名列全国前茅。二是创新风险监测和查询。建立涉贷企业关停倒闭、风险防控工作“十张清单”等定期监测工作机制,全面、及时、真实掌握银行业的风险变化;在满足企业合理信贷需求的原则下,在授信核定、担保准入、贷后管理等方面,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充实风险防控手段;建立出险企业协调帮扶机制,出台风险防范处置工作预案,设立台州金融仲裁院,提升出险企业的处置效率。三是组建帮扶团队。组建263家“和合银团”,通过会商会诊合力做好“扶强、帮困、出清”,全年共帮助台州市出现暂时困难的11家企业,稳定融资80多亿元。同时,进一步推动银行机构做实资产分类,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处置不良贷款50.2亿元,95%的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管理,全市不良贷款率0.83%,不良贷款率及关注类贷款率为1.55%,继续保持全省最优水平。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